喇叭系統要好聽,重要的就是location:空間、喇叭位置、領聽者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環境因素是兩聲道、5.1環繞、Auro 3D、Atmos環繞音效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你是選擇哪種,都期望可以有一個很好聽的聲音。
音響廠商的廣告總是說:「我們一定忠實的還原唱片」或是「絕對的原音重現」,這也是每個發燒友想要的目標,所以會讓人有種我買了這對喇叭放在客廳或是視聽室就會立即得到效果。對我們來說音響要能夠盡量貼近錄音室聽到的音響效果,需要做到幾點:音響擺位、空間測量與校正。(為什么不說音色,因為tone color會隨器材的不同、線材的不同、甚至的電源處理的不同而且不同的差異。音色的喜好就屬于個人喜好問題。而音色嚴格講起來,還是有個類標準可循的方式。)
回歸唱片制作的源頭:錄音室
為什么這個很重要?因為你聽的每一張專輯,都是在一個或多個經過設計、控制的環境下所mixing、mastering完成的。每個環節都是經過測量、計算與聲音美學經驗的結合下的產物。所以,家里的空間環境要怎么盡量達到類似這樣的環境呢?
那我們就簡略地說一下喇叭與空間吧。
這要先講在前面:「喇叭擺位是有標準格式的」。雖然上圖是Auro 9.1的設定,但是還是有跡可循。假設中間的圓心是佳的聆聽位置,左右聲道的擺放夾角角度盡量各為聆聽者的30度,如果有中置聲道,那當然是正前方啦!人與喇叭的距離避免小于1公尺。延伸到了5.1的時候左后與右后的夾角分別為110度,再來就是進階到Auro 3D的配置。這個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t)組織所制訂出來的(ITU-RBS.775-3)。左右兩支喇叭的距離好是多少間距比較好呢?理想的狀況是:盡量在2~3m之間,聆聽者的距離可以為「喇叭間距 x 2」或是「喇叭間距 x 1.7」(ITU-R BS.1116-1)。另外,近場監聽喇叭(Near-Field Monitors)的建議聆聽視喇叭大小,建議距離為0.7 ~ 2.3公尺。了解了喇叭的擺放定義,接下來就是測量了。